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火热启动
发布时间: 2014-07-15 | 浏览次数: 700
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火热启动
7月7日,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正式启动。此次“三下乡”活动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党委书记周利生就“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学习材料、宣讲册等进行编审指导。院党委副书记肖接增于6月30日主持召开暑期实践动员大会。此次“三下乡”活动参与人数共计学生15人,由院党委副书记肖接增、院团委负责人刘又嘉带队。“三下乡”服务队与11思政社会实践调研队同行,社会实践调研队由指导老师院政治系主任郭凌、左功叶、李正兴、班级辅导员刘静致带队。据悉,“三下乡”服务队将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与调研活动。
7月8日上午,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服务队和政法学院11思政调研队一同进行实地走访,在进贤县长山乡展开第一波活动热潮。上午八点,全体队员长途跋涉、不畏酷暑走进了进贤县长山乡管坑村,在当地村主任的带领下走访村庄后,大家又前往参观了长山现代有机牧场。
自主管理,构建“和谐”乡村
来到管坑村,管坑村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地的人文地理情况。随后,同学们提出了相关问题,村主任耐心地一一解答。通过访谈,同学们了解了本次实践调研所在地长山乡的基本情况。
管坑村位于京沪高速和316国道旁,便利的交通给当地村民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把当地大多数的青壮年送向了全国各地。由老人和小孩留守的管坑村依然“活力四射”。放眼望去,整个村庄街道整洁、民风淳朴,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这源于整个村庄的自主管理。据村主任介绍,村里有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工作,清洁工的工资由村里各家各户派资承担。村干部主要负责宏观工作的统筹安排,具体事务由村民自理。管坑村依湖傍水、风景秀丽,是人人向往的“和谐”自然村。
“诚信”经营,打造阳光企业
上午十点半,队员们又顶着炎炎烈日步行至阳光乳业长山现代有机牧场。进入牧场,同学们首先看到了牧场的风光能互补路灯、循环水池(养鱼池)、沼气发酵和污水处理站,对于现代牧场的低碳环保产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进厂门,大家就被阳光乳业浓厚的企业文化所感染。挂在楼梯墙壁上的标语——“产品等于人品,人品好坏决定产品好坏”不仅体现了整个企业的生产理念,更给每个员工的一言一行敲了警钟。
随后,同学们进入了挤奶厅,透过玻璃窗亲眼看到了奶牛挤奶的全过程。牧场相关负责人向同学们耐心讲述了牧场进行奶牛养殖以及牛奶生产的系列工序,并重点介绍了阳光乳业现代牧场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参观的李同学认为:“阳光乳业的产品在‘牛奶打假’中生存发展,在整个产品的准备和生产过程中,正是遵循了‘诚信’、‘敬业’,才得以在整个牛奶产业中获得发展。”
图/文 政法学院 李慧慧 徐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