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务”“制”“质”----政法学院党委创新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发布时间: 2019-10-10 | 浏览次数: 142

“格”“务”“制”“质”----政法学院党委创新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格”“务”“制”“质”----政法学院党委创新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格”“务”“制”“质”----政法学院党委创新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格”“务”“制”“质”----政法学院党委创新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政法学院党委认真对照发展党员的工作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提高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一、“格”:严格程序和严格要求

    从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起到预备党员转正的四个过程中,学院党委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严格落实每一个环节的程序要求,如支委会酝酿、支部大会通过、公示、学院党委审核等程序,保证了发展程序的完整性和公正性。为了防范严格程序下的形式主义,该院党委对发展学生党员的具体公正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一是严格审查学生的入党申请书。参照入党申请书的规范格式和相关常识问题,逐项审核。入党申请书不合格的,要求重写,或者定为无效。二是严格团员推优工作。对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审查他们的年龄、学习成绩,发现弄虚作假的,直接取消推优资格。三是严格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如严格培训内容,保证培训知识的完整性;严格选拔教师,确保培训班的讲课效果;严格课堂管理,确保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效果。四是实行推荐发展对象公开答辩,学院党委组织各支部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公开答辩,答辩不合格者,取消列为发展对象的资格。

二、“务”:务实考察和务实培养

    学院党委在严格程序的基础上,对追求进步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人品与道德、专业素养等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考察和培养。一是以思想教育导入为基础,鼓励优秀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为吸引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该院党委从大一新生开始,开展有关党的知识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党、喜欢党、爱上党,从而让优秀的大学生自愿写入党申请书。二是以量化考核为依据,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对学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公益活动、专业成绩、人际关系、寝室文化等进行了细化和量化要求,考察追求发展学生的日常表现,促使他们积极上进。三是以“六入工程”为依托,实施“入眼”“入耳”“入口”“入脑”“入心”“入魂”培养,全面、系统地加强了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教育和培养。

 三、“制”:完善的制度和清晰的制式文本

    院党委一是制定了《政法学院党委发展学生党员实施细则》发挥了制度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制定了党员材料检查规范表和党员发展时间规范表,两表解决了党员材料缺失和党员材料时间有出入的问题。二是规范了系列文稿格式,如《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自我剖析》等材料的撰写格式及要求。三是建立了大学生党员服务站与学生党支部联席会议制。定期就党员发展及考察和培养工作开展例会,指导学生支部开展发展党员工作,督促完成发展党员工作。

 四、“质”:工作有质量和经验有影响

    院党委通过严格程序、严格要求、务实培养、制度化和制式规范,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一是提升了学生党员档案的质量,如确保了学生党员档案的完整性,确保了档案相关表格和材料内容填写的准确性。二是提升了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如端正了学生入党动机,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感,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发挥了学生党员榜样的作用,营造了良好的院风,带动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三是学院党委发展学生党员的做法在2018年全省党务技能大赛中获得优秀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