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公共管理系举办第七期知行讲坛

发布时间: 2019-10-11 | 浏览次数: 124

政法学院公共管理系举办第七期知行讲坛 政法学院公共管理系举办第七期知行讲坛 政法学院公共管理系举办第七期知行讲坛  

   2019年10月9日晚上18点30分,政法学院公共管理系在名达楼3301会议室举办了第七期知行讲坛,本期讲坛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报》主编、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米加宁教授作题为“在互联网+形态下的政府管理改革”的学术报告,讲坛由公共管理系主任刘庆玉老师主持,来自政法学院公管系及社会学系的部分老师、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城建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商学院的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坛。

    米加宁教授的报告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展开。首先,什么是"互联网+"。米加宁教授以互联网+出租车=专车、互联网+自行车=共享单车、互联网+交通=智能交通、互联网+能源=智能电网以及互联网+城市管理=智慧城市五个方面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互联网+,即用互联网技术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次,"互联网+"正在改变的知识形态,米加宁教授以网络、结构、智能三方面内在功能和网络叠加效应阐述了为什么互联网+在改变一切,强调互联网+是以算力为主导的数子化文明时代。米加宁教授认为"互联网+"正在改变知识的形态主要表现在知识个体记忆向云端存储转变,知识从碎片化的记忆向结构化的数据形态转变,学习能力从记忆能力向数据检索能力转变三方面,强调知识转化的本质为知识数据化、数据结构化、结构智能化。再次,"互联网+"对政府管理的影响。由于知识形态发生实质性变化,政府为了提升决策、执行、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去高效完成政府事务,米加宁教授还谈到,互联网构建了一种新型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社会公共管理的对象。从而彻底改变了政府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互联网促使政府自身发生深刻变革
    报告结束后,米加宁教授还和在场师生进行了热情的互动,对老师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详细解答。 20点40分左右,本次讲坛圆满落幕。(图/张芳芳  文/杨宁)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