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举办第五届至臻成长分享会

发布时间: 2025-05-20 | 浏览次数: 14

  2025年5月20日,政法学院于惟义楼7504、7506、1507教室分别举办了以考研、考公、竞赛为主题的第五届至臻成长分享会,共计130余名学生参加。

  在考研专场,已考研上岸的学长学姐们倾囊相授。他们从院校专业选择、复习计划制定、备考心态调整等多个维度展开分享。其中覃苏柳学姐重点分享了调整心态的实用方法:通过制定阶段小目标建立成就感、采用运动缓解焦虑,帮助同学们以更平稳的心态应对考研。在答疑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学长学姐耐心解答,现场交流氛围浓厚。                    

  

  考公专场中,已录取江西省选调生的朱先超学长结合自身经历,为同学们解读了公务员考试政策、报考流程以及各环节备考技巧。他提醒同学们要密切关注考试动态,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合适岗位。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岗位竞争、面试技巧等问题积极提问,现场问答干货满满。

  

  竞赛专场同样精彩纷呈,在各类法学竞赛中屡获佳绩的涂子轩学长,分享了参赛经验与团队协作技巧。他展示了参赛项目的策划思路、执行过程与创新亮点,鼓励同学们勇于突破自我,积极参与竞赛,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能力。

  

  本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引领作用,帮助同学们明晰未来发展方向。此次活动的举行不仅帮助解答了同学们在学业规划与职业选择中的困惑,激发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推动学院学风向上向好。(文/政法学院 祝香 图/政法学院 方佳怡 雷子益)

观众感悟

考研主题分享会:

  在聆听完学长学姐们倾囊相授的考研经验分享会后,我如获至宝,对将来考取研究生的目标充满了动力。分享会上,学长学姐们毫无保留地将备考全流程的秘籍娓娓道来:从基础阶段如何搭建知识框架,到强化阶段的错题攻坚策略,还为大家分享了刷题攻略,推荐了方便的刷题小程序;从英语真题的精细化拆解方法,到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他们的智慧与心血。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反复强调心态调整的重要性,用自身经历生动诠释了如何在压力与迷茫中保持清醒,鼓励我们以平和的心态稳步前行。

  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深刻认识到,考研不仅是知识储备的比拼,更是一场意志力与耐力的较量。学长学姐们用实际行动向我证明,唯有科学规划、持之以恒,才能在这场漫长的征程中稳步前行。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点燃了我心中的斗志。接下来,我将认真梳理总结这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全力以赴追逐心中的考研目标,在奋斗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考公主题分享会:

  聆听朱先超学长的考公经验分享会,令我对公务员备考与职业追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思考。此次分享不仅是一场经验交流,更是一次对职业理想与自我提升的深度启发。

  学长关于“正确考公动机”的阐述,让我重新审视自身的职业选择初衷。他强调,相较于单纯追求职业稳定性,以服务人民为核心的理想信念与职业成就感,才是支撑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促使我深入思考自身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备考方法论层面,学长提出的专注力训练、申论写作与日常积累相结合的策略,为我构建了系统化的学习框架。尤其是通过“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积累时政热点的建议,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为知识储备提供了清晰路径。面试环节的真题解析,则让我认识到选调生考试对政策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重考察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备考的侧重点。

  学长以“半条被子”的红色故事为引,深刻阐释基层工作所需的为民情怀,强化了我投身基层服务的信念。其“难学能学,难行能行”的寄语,更成为激励我克服备考困难的精神动力。此次分享会不仅给予了我宝贵的备考经验,更让我深切感受到公务员岗位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指引。

竞赛主题分享会:

  在聆听完涂子轩学长细致入微的保研及竞赛经验分享后,我仿佛手握导航仪,对未来的学术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场分享会不仅揭开了保研流程的神秘面纱,更以鲜活的实践案例为我打开了学科竞赛的广阔天地。

  学长将竞赛经验化作精妙的兵法倾囊相授:从挑战杯调研报告选题的四两拨千斤之术,到ICC模拟法庭书状写作的三段论架构;从论文写作需把握前沿热点的鹰眼视角,到团队协作中少埋怨多分担的处世哲学。特别是关于竞赛选题的分享令我醍醐灌顶——在基层法治的汪洋中聚焦诉源治理的乡土本色,在文化保护的长卷里勾勒古树名木的司法守护,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智慧,正是学术研究的精髓所在。

  保研政策解读环节更让我领悟到厚积薄发的真谛。当听到专业成绩与竞赛加分如同鸟之双翼时,我愈发理解学长强调的学习与竞赛动态平衡的深意。那些凌晨打磨书状的坚持,假期田野调查的足迹,与团队成员思维碰撞的火花,都在印证着:每一次竞赛都是对专业能力的淬炼,每份荣誉背后都是知识体系的迭代升级。

  最触动我的是学长关于竞赛本质的思考——不是功利的跳板,而是探索学科边界的冒险。当提及与顶级法学院学子同台竞技时眼中的光芒,当分享团队在ICC法庭与评委思维交锋时的顿悟,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竞赛精神,在于突破舒适区的勇气,在于将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创造力。

  这场分享如同一面棱镜,让我窥见了优秀法律人成长的多元光谱。未来,我将以从治罪到治理的思维迭代为镜,用挑战杯调研的实证精神作舟,在夯实专业根基的同时,勇敢投身学科竞赛的熔炉,让每一次备赛都成为构建知识体系的契机,让每场辩论都化作锤炼法律思维的砥石。前路虽远,行则将至,我愿以学长为榜样,在追求卓越的征途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从法篇章。




扫一扫手机查看